(一)辊道速度异常波动
在实际运行中,辊道速度出现波动,无法稳定在设定值,会导致硅钢带受热不均。其原因主要有:电液比例调速阀阀芯因油液杂质卡堵,影响流量调节精度;液压马达内部密封件磨损,造成内泄漏,使输出扭矩不稳定;流量传感器故障,反馈信号不准确,导致控制系统误动作。
针对这些问题,可采取以下解决措施:定期拆解比例调速阀,使用专用清洗剂(如煤油)仔细清洗阀芯,清洗过程中避免划伤阀芯表面;对液压马达进行拆解检查,若密封件磨损严重,及时更换符合规格的新密封件;使用标准仪器对流量传感器进行校准,若发现传感器损坏,及时予以更换,确保传感器反馈信号准确无误,从而稳定辊道速度。
(二)张力控制不稳定
张力是影响硅钢带质量的关键参数,若张力控制不稳定,硅钢带易出现褶皱、跑偏等缺陷。常见原因包括:张力传感器受外界干扰或长期使用出现漂移,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;电液比例溢流阀因使用时间过长,阀芯磨损、阻尼孔堵塞,响应延迟,无法及时根据张力变化调节压力;系统油液因油温过高、氧化等原因,黏度下降,影响压力传递精度。
解决时,需定期对张力传感器进行标定,利用标准砝码施加已知张力,校验传感器输出信号,确保测量精度;对比例溢流阀进行检修,清洗阀芯、更换磨损部件,必要时更换整个阀组;密切监测油液温度,当油温过高时,检查冷却器工作状态,清理冷却器散热片上的污垢,保证冷却效果;同时,定期检测油液黏度,若黏度不符合要求,及时补充或更换合适黏度的液压油(如 46 号抗磨液压油)。
(三)炉门升降故障
炉门升降出现卡顿、无法正常开闭的情况,不仅影响炉内温度和压力控制,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。主要原因是:液压缸长期在高温环境下运行,密封件老化、失效,出现泄漏,使液压缸推力不足;导向机构因高温环境下粉尘堆积,润滑不良,导致炉门升降时摩擦力增大。
对此,应定期检查液压缸密封件,一旦发现密封件老化、变形或损坏,及时更换耐高温的氟橡胶密封件;同时,加强对导向机构的维护,定期清理导向滑轨上的积灰,涂抹高温润滑脂(如二硫化钼润滑脂),保证导向机构润滑良好,降低炉门升降阻力,确保炉门平稳、顺畅地开闭。
(四)油液温度过高
油液温度过高会加速油液氧化、降低黏度,影响系统性能和元件寿命。造成油温过高的原因有:冷却器内部管路因水垢、杂质堵塞,散热效果变差;系统中溢流阀设定压力过高,大量油液通过溢流阀溢流,产生额外热量;油箱油量不足,散热面积减小,且油液循环散热能力下降。
为解决油温过高问题,可定期对冷却器进行反冲洗,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冷却器内部管路,清除水垢和杂质,恢复冷却器的散热能力;检查溢流阀设定压力,根据系统实际负载需求,合理调整溢流阀压力,避免不必要的溢流损失;定期检查油箱油位,保持油位在正常范围内(一般为油箱高度的 2/3 左右),确保油液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和循环散热能力。